2020年12月14日,“吉林省松原市人民检查院庭院绿植补苗”公开招标政府采购项目在松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这是我省大力推动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将松原列为试点城市,开展的首批省内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该项工作在松原市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在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加快推动我市乃至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交易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远程异地评标,作为一种创新的评标方式,是对传统人工评标方式的创新,以标书电子化、评委异地化、评标远程化、监管网络化为主要特征,在保密状态下有效地将招标人(采购人)、投标人(供应商)、和评标专家三方进行地域上的隔离,相对传统评标方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保证了评标的客观公正。显示了特有优势,尤其在规范招投标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产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此次我市开展的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依托我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与“易彩虹”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进行组网,搭建虚拟远程异地评标联合会场,采用远程音视频交互技术开展的网上评标。主场设在松原市,客场设在吉林市,在吉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系统,抽取4名吉林市评审专家,1名松原市评审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构建起更加公平、公正的评标环境,评审专家在网上评标系统在线评标,通过远程音频、视频交互沟通,在线打分、电子签章确认,评标结果、评标报告由系统自动生成。评标结束后,系统自动将开评标时间段内的监控录像上传到大数据中心,全程留痕,可查可溯。发挥了 “资源共享、提高效率、预防人情腐败、监督管理便利”等诸多优点。
远程异地评标优势可归纳为:一是采用网上获取招标文件、递交投标文件,开标、评标,评审过程音频、视频同步传输并保存,实时在线交流,专家在线打分,两地(或多地)的评标专家通过CA数字证书中的电子签名共同进行结果确认,评标结果由系统自动生成,提高了评标质量,提升了评标效率,大大降低了招投标成本;二是将招标人(采购人)、投标人(供应商)和评标专家从地域上实施隔离,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力地破解了“熟面孔”“老关系”“评委成常委”“围标串标”等招标(采购)疑难杂症问题;三是可随机抽取两地(或多地)省综合库的评标专家,实现资源共享,解决了当地评标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四是行业监管部门或综合监管部门可以对其开评标项目实施全程视频在线监控,也可以事后依大数据的归集调取开评标监控信息,提高监管效率。
今年以来,松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力组织筹备、推进吉林省远程异地评标在松原市的试点工作,提前完成远程异地评标所需软硬件安装与调试,与吉林市平台多次进行技术模拟对接,为首个项目顺利运行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我中心将立足电子交易工作常态化、精细化,总结此次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经验,将远程异地评标工作与县区、省内、省外统筹推进,不断完善系统操作规范,加快推进“不见面”开标进程,简化交易流程,提升服务意识,持续发力,助推我市“放管服”改革,为不断优化松原市营商环境建设做出更大贡献!